黨代表張國洲:打造一批頂天立地的大企業 提升莘縣財政實力

2017-02-16 16:35:00來源:大眾網作者:李長振

  大眾網記者 李長振

  聊城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,要正視全市經濟總量小、基礎薄弱的現實差距,堅定不移地抓好優質高效投入和大項目建設,做到投向、投量、投速、投效一起抓,推動經濟健康快速發展。

 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的莘縣,同樣也面臨著工業基礎薄弱,財政實力與人口規模不相匹配的現狀。未來五年,莘縣該如何結合自身優勢,揚長補短,實現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嬗變。大眾網記者采訪了莘縣縣委書記張國洲。他說,莘縣將抓好重大項目建設,打造一批頂天立地的大企業,不斷做大財政“蛋糕”。

  大眾網記者:徐書記在報告中提到,堅定不移地抓好優質高效投入和大項目建設,推動經濟健康快速發展。具體到莘縣該如何以黨代會精神為指導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培育新興產業,提升財政實力?

  張國洲:莘縣的財政實力相對于其他縣市區較弱。為此,我們莘縣縣委、縣政府將按照徐景顏書記在報告中提出的“兩手抓”的要求,堅持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“雙管齊下”,集中人力物力財力,強化優質高效服務,抓好重大項目建設,打造一批頂天立地的大企業。一方面,我們要立足鹽化工、油化工、農副產品加工、紡織等傳統產業,通過引進新技術、搞好自主創新、加強戰略重組,做好延鏈、強鏈、建鏈的工作,促進現有企業做大做強,做大財政“蛋糕”;另一方面,我們將抓住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,加強招商引資和戰略合作,大力引進和培育新興產業,重點推進新能源工程、玻璃纖維、電動汽車等項目建設,盡快形成我縣新興支柱產業,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
  目前,我們已經成功培育了陽光巖棉、九鼎新材、巨龍電動汽車等多家新興企業。這些企業都是高新技術企業。其中,聊城巨龍新能源汽車已具備年產8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,預計到2020年,生產能力將達到年30萬輛,年可上繳稅收10億元,形成地方財力3億元;九鼎新材和陽光巖棉等項目均已實現竣工投產,預計今年可上繳稅金5000萬元。同時,我縣作為山東聊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,園區內的16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,預計到2020年前后,這些項目可以全部竣工,屆時可形成地方稅收6億元,必將極大的壯大莘縣的財政實力。

  大眾網記者:報告提到,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鄉村旅游等新興產業,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。在全市發展大局中,莘縣農業具有優勢,莘縣下步如何發展高效現代農業?

  張國洲:農業是莘縣的優勢,也是富民產業。特別是在莘縣成功獲批建設“山東聊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”后,莘縣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抓手,用全新理念謀劃農業,用現代管理經營農業,用精細加工提升農業,加強科技創新引領,加快結構調整步伐。

  具體來說就是要抓園區引領。高標準編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規劃,突出抓好核心區16個重點項目建設,將園區打造成為集新品種引進推廣、新技術集成創新、農業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。莘縣農業科技中心、旭日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等6個項目6月底前建成;魯西現代農業示范園提升、海易冷鏈高新產業園等8個項目年底前建成;養生養老等2個項目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。

  抓結構調整,抓住全市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機遇,深化南北對接,實現南部突破、中部提檔和北部升級。堅持基地化發展方向,沿德上高速、莘范路、古將路兩側,兩年內新建3萬個大棚。抓好朝城食用菌產業園、王莊集食用菌研發中心和昌盛日電食用菌基地建設,打造朝城--張寨--王莊集食用菌產業帶,建設食用菌博物館。全年新增瓜菜播種面積5萬畝,新增食用菌栽培面積50萬平方米。

  抓基地建設。加強市場化運作,引入工商資本,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,大力推廣“生產基地+中央廚房+餐飲門店”、“生產基地+加工企業+商超銷售”等產銷模式,加快發展新型現代農業。加強土地流轉管理,規范流轉程序,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。今年,新建標準化瓜菜菌生產基地80處以上、標準化養殖場30處;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家、家庭農場20家;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萬畝。

  抓龍頭企業。立足我縣農產品資源優勢,加大農業招商力度,抓好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和發展。重點抓好首鮮蔬果、立信食品、共發果蔬、奧瑞食品、天天清真等企業發展。扶持大山合菌物、同舟農業、廣東溫氏、河南牧原等基地帶動型龍頭企業,提升引領輻射能力。今年,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,實現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零突破。

  抓質量品牌。加強源頭管控,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,嚴禁銷售使用違禁農藥。完善農產品監管追溯平臺,不斷擴大監管范圍,標準化基地監管覆蓋率達到90%以上。充分發揮“莘縣西瓜”“莘縣香瓜”“莘縣蘑菇”三大品牌和莘縣蔬菜集體商標作用,借力“聊·勝一籌”全市區域公用品牌,搞好“三品一標”品牌認證工作。年內新增三品一標認證25個。辦好瓜菜節、西瓜節。

  抓基礎設施。抓好高標準基本農田、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田間工程,爭取“噸糧縣”稱號。實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,抓好小農水重點縣、彭樓灌區續建配套和古城高效節水灌溉項目,實施莘范干溝、馬頰河綜合治理和鴻雁渠清淤工程,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
初審編輯:

責任編輯:李樂濤

熱點圖片

国产普通话刺激视频在线播放